第二十七章 青牛河(1) (第1/2页)
凤凰岛的杰克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顶点读书网网abcidc.net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“宇先生的鼻子和眼睛怎么了?”
沈炎夹着画板,好奇的问。
“没事没事”,不等宇湛回答,陈汉源赶紧摆摆手。
“哦,是吗?”沈炎似乎不太相信,接着跑过来十几个人,个个满眼怨恨盯着宇湛,更加深了沈炎的疑惑,但急促的哨音让沈炎不得不放下疑惑,加紧脚步向营地赶去。
魏军营地,五、六十个人正捧着木碗坐在地上吃饭,个个狼吞虎咽,像是饿坏了,大多数都是平民打扮,其余十几个都是穿着军服的士兵。
仓促集合的野牛军团士兵们在军官们的指挥下,按照营为单位列队,士兵们望着大吃大喝的一群人,低声猜测着到底发生了什么。
常克宗披着斗篷骑在马上,张彦和杨远彬跟在后面,三人均是面色阴沉。
“诸位,下面我宣布一个消息,韩嵩韩大人的运粮队在清津郡遭遇了叛军的伏击,粮草全部落入叛军之手,清泰城可能也已经陷落。”常克宗扫视着人群,见士兵们如炸了窝的蜜蜂般议论纷纷,指着吃饭的数十人说道:“粮草被劫,田大帅的西征大军就会陷入危机。我们即刻出发,夺回粮草!”
常克宗说完,高举着拳头,队列里的一些热血分子被指挥使的慷慨陈词所激励,也举起拳头呼喊着“夺回粮草!”
宇湛站在队列中,听着周围越来越响亮的口号声,忽然间有些恍惚:粮草的被劫出乎他的意料,说明叛军的兵锋已经杀到清津郡,形势不容乐观。田大帅的西征军是不是也落败了?不然叛军怎么会出现在清津郡?倘若五千西征军都被击败,那叛军该如何的强大?野牛军团的六百人无异于以卵击石。
一直到士兵们排成四路纵队,踏上前往清津郡的官道时,宇湛还在苦苦思索着。
前往清津郡的路上,野牛军团遇到了更多的运粮队民夫和士兵,待进入清津郡境内时,已经遇到了近千人,估计还有不少人从小路逃散或者迷路了。
常克宗从从这些逃回来的人口中,得到了更多的讯息:两日前,也就是七月二十八日,运粮队遭遇了数量上千的荆国叛军伏击,叛军出现后,团练使韩嵩扔下部队,仓惶逃跑,带着几个亲兵从小路溜了。失去指挥的两百押运惠州兵各自争先逃命,六千民夫要么跪地求饶,要么撒腿就跑,按照逃回来的人回忆,有一大半人被叛军俘虏。
对于这些逃回来的人,常克宗遵循自愿原则,让他们选择跟随野牛军团一起进军或者回国,先后有三十五名惠州军士兵和两百三十名民夫留了下来。常克宗发给其他人三天口粮,让他们自行回国。
八月初二,野牛军团经过运粮队被伏击的地方,却出奇的整洁,除了大量的脚印和车辙,并无厮杀的痕迹,看来叛军对投降的魏国民夫和士兵没有大开杀戒,常克宗心中稍安。
随着进入叛军的活动区域,常克宗派出了双倍斥候,四处打探。当天下午,野牛军团抵达清津郡城下,清津郡连城墙都没有,只在四面各竖了一个牌楼,远远看到牌楼上插着白底绿十字旗,常克宗一边派人抵近察看,一边下令士兵们备战。
不一会,斥候回报,城中似乎并没有军队驻扎。常克宗当即下令士兵们扬起大魏的狮子旗,向清津城大张旗鼓的进发。
见有魏国军队逼近,城中居民陷入了慌乱,男人们带着妻儿老小哭喊着逃散,不等魏军入城,清津郡守就带着几个官员战战兢兢的跪在牌楼下,伏在地上用不太熟练的洛语干嚎着:“小人清津郡守,恭迎天朝大军,有失远迎,罪该万死。”
荆国作为中原帝国属国几百年,官员们大都会说一些洛语,常克宗也不惊讶,便让部队停止前进,策马在清津郡守面前,喝道:“尔等可知罪!”
清津郡守颤巍巍的抬起头,发现常克宗怒视着牌楼上的白底绿十字旗,连忙把头磕得咚咚响:“小人都是被逼的啊,那义军将军,哦,不,是那叛军贼首说若不投降,就要屠尽城中百姓啊!”
见常克宗不说话,清津郡守哭的更厉害了:“小人实在是迫于无奈,不忍百姓被荼毒,才辱了名节,如今盼来了天朝大军,小人这就自裁谢罪,还请大人不要为难城中百姓。”
虽然清津郡守口口声声要自裁谢罪,但还是伏在地上不停磕头。常克宗见这郡守头发花白,头上已经血糊淋漓,说的也有几分道理,便动了恻隐之心:“本将作为大魏将军,自然仁义无双,体恤百姓,念在你也是有所苦衷,暂且饶你一命,不过要老实回答本将几个问题。”
“多谢大人不杀之恩,小人自当知无不言。”
“你可知叛军伏击我大魏运粮队之事?”